2009年8月27日

Monkey Magic:互用DNA可預防疾病



















這隻小猴子是從一個母親的細胞核DNA和另一個母親的粒腺體DNA共同創造出來。

12年前桃莉羊的出現為人類不孕症找了新的解藥方法,但經過幾年的道德因素大力阻撓下,人類基因組複製也一波三折延宕數年。

在本週的Nature的期刊上,研究員宣稱他們已經找出治療粒腺體異常的基因工程方法。

和桃莉羊不同的是,這項研究是特別針對粒腺體。而粒線體的DNA都是由母親那方所遺傳下來,因此精子的粒腺體並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成功的關鍵


這項新技術是利用恆河獼猴(rhesus macaque),成功讓15個胚胎送入9個代理孕母,其中三個成功在母體內懷孕,並且生出四個後代 (其中兩個是雙胞胎)。現在小猴子們都生長的很好,而且成功率相當接近人體體外受精(IVF)。

其中成功的關鍵在於他們將未受孕母親的細胞核DNA送入另一個已經將粒腺體DNA移除的母親的卵子內


潛在的粒腺體遺傳疾病未來可能可以應用在人類身上

It is estimated that every 30 minutes a child is born with this devastating disease and I believe we could prevent that.- Dr Shoukhrat Mitalipov,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目前每200人之中約有1個人有潛在的俗稱「細胞內的工廠」粒腺體病變,而這項新成果的突破將有效預防粒腺體引起的疾病。如:貧血、老人癡呆、高血壓、粒腺體肌病變、第二型糖尿病、Leigh syndrome。

研究是由俄勒岡國家基礎研究中心(Oregon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的Shoukhrat Mitalipov團隊所發表,他們其實在2007就已經成功複製恆河獼猴的胚胎,並用做胚胎幹細胞的來源。

至於何時可應用在人類體上,Mitalipov提到雖然人類的基因組成比較複雜,但他相信這個新技術並不是不可能,也許兩三年後他們就可以在人類身上試用

Mito和Tracker




現在圖片上看到的這兩隻雙胞胎小猴子,一個叫Mito,另一個叫Tracker。他們是從MitoTracker粒腺體的染劑所命名。(註:Mito即是mitochondria的縮寫,Tracker是追蹤者的意思)。


道德上的爭議

不過一些道德上的爭議可能會延宕人體應用,包括Mitalipov在內,一些團體擔心這是否會造成基因組上永久性的改變,並將其帶給下一代。有人也認為粒腺體和細胞核的DNA來源不同,可能會造成潛在排斥的可能性。此外。取出的卵子後續處理問體跟細胞核融合技術的處理方法和標準都有可能延緩人體應用的進度。

The fact that treatment effects would persist for generations means ethical debate is needed, as well as more safety tests .

- Dr Helen Wallace, GeneWatch

而且以後小孩是不是除了爸媽以外,還會多了一個媽媽,也說不定。

不過,國家醫藥研究機構的Robin Lovell-Badge博士認為這根本不需要擔心,他說:“這就跟改造我們腸道裡的細菌一樣,我想搞不好根本沒有人會在乎","可是,細胞核內基因組就是完全另外一件事了,除非我們有很好的原因。因為改造它會非常難"

而一些研究粒線體疾病的團體卻已經開始摩拳擦掌,邁阿密大學細胞生物學家兼任賓州醫藥科學諮詢的粒腺體疾病協會會員Carlos Moraes也說:「雖然投入的經費很高,又充滿了危險,但總是優點蓋過缺點。」

延伸閱讀:
在本週,日本幹細胞研究的法規也將鬆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推文按鈕

Share/Save/Bookmark